開始寫些什麼吧蔡康永有一句話: 你說什麼樣的話,你就是什麼樣的人。
意思是說,一個人說的話,就是這個人的標籤,說話的內容能反映他素養的高低。其實,除了說話的內容,說話的音量也同樣暴露了一個人的修養。
🌟一、說話的音量,就是你的教養
在公眾場合,能管住自己的音量,不擾於人,是一種禮貌;一視同仁,面對弱者不高聲呼和,面對強者不低聲維諾,是一種品德;管住脾氣,對親近的人不大聲嚷嚷,對陌生的人不一團和氣,是一種美德。 最難能可貴的是,音量裡藏著善良,音量是有溫度的。
小事最能見人品,細節最能見智慧。 兩人簡單的反應,個人的修養,高下立見。在不同的場合,用合適的音量,需要的是智慧;對不同的人,都能謙和有禮,不卑不亢,需要的是格局。你的音量是一種修養,去控制音量亦是一場修行。
🌟二、以聲壓人,不如以德服人
以聲壓人真的有效果嗎?並不一定。正所謂,公道自在人心,人人心裡都有一桿秤,孰是孰非明眼人靠心就可以分辨了,音量大小根本就改變不了什麼。錯的事情不會因為你聲勢大變成對的,對的東西也不會因為你音量小而變成錯的。
生活中許多人以為聲勢浩大就可以顯得更加強勢,更令人信服。 於是在很多時候,人們總喜歡抬高音量來為自己壯膽:吵架時,扯著嗓子,吹鼻子瞪眼,一聲比一聲大;討論時,為了證明自己,不僅聲音大,還會忍不住有其他動作;比賽時,有時會用語言向對手示威,讓對手求饒。
以聲壓人,要麼關係破碎,要麼只能要讓別人信服一時,以德服人卻能讓人心服口服,皆大歡喜。有修養的人懂得和顏悅色地解決問題,不給你壓迫感和不適感,用尊重的態度贏得尊重。
🌟三、以聲示人,不如以才示人
蔡康永曾說:講話時最好自覺地降低音量 , 不光是因為太大聲會吵到別人 , 而是因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音量都控制不好, 會讓別人很難信任你其他各方面的能力。一個人的才華不是高聲宣揚,吹噓就能夠被發覺被認可的,你若沒有實力,即使你發出的聲響再大都會被淹沒在人群裡。
你不優秀認識誰都沒有用,與其天天大張旗鼓地尋找伯樂,不如先打磨好自己,成為一匹真正的千里馬。 當你足夠出色,你的才情是無論如何都藏不住的,即使你不說話,你的才華也會替你說話。
🌟四、以聲拒人,不如以誠聚人
古人雲:良言一句三冬暖,惡語傷人六月寒。有時候,一時的小脾氣,一點的小情緒,就足以讓一個人心寒,一不小心,你就會趕走一個對你好的人。親情、友情、愛情,沒有那一份感情是經得一次又一次考驗的。
沒有誰喜歡一張生氣的臉,也沒有誰會喜歡冰冷尷尬的談話,也沒有那一份感情是在憤怒與嘶吼中滋長的。 與其築起心牆用言語冷落了他人,不如敞開心扉,坦誠以待,心平氣和地對話。以心換心,才能換來赤誠之心。
🌟五、餘生,做一個溫和有底氣的人
當一個人能夠學會音量得體,既能提升自己,又能顧及到他人,這何嘗不是一種修養。音量大小是天生的,音量得體則是後天習得的。音量是一種本能,音量得體就是一種能力。
☘餘生,願你,做一個溫和有底氣的人。從不慌張,從不膽怯,有態度,有溫度,有氣度,悅己悅人,不失天真。
🎐如你今天看到了這篇文章,
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🌟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